
113國中教育會考自然科突破四大關鍵:閱讀素養、圖表判讀、生活情境、基本觀念!
感謝人間福報採訪: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listdetail_tw_1.php?id=48982
國中教育會考在實施108新課綱後,自然科出題趨勢逐年走向素養化與情境化,從前兩年的考題中,我們明顯感受到題目越來越著重測試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以及從大量文字、圖表中整合資訊的能力,而且考題不再限於單一學科知識,而是強調跨領域的概念理解與應用能力。
生物科:生活情境式出題,了解課本名詞以及他們的交互關係。
生物題目多以生活情境佈題,題幹內容冗長,考生容易卡關於題意理解上。題目的考點雖然都來自課本內容,但常巧妙轉化,需要學生將所學觀念靈活運用於新情境。此外,考題愈來愈多以圖表形式呈現,要求學生從視覺資訊解讀並連結文字內涵。
生物是『系統科學』特別強調角色與交互作用,建議考生最後準備階段,可以檢視一下自己對於生物課本中提到的各種名詞以及他們的交互關係是否熟悉。
理化科:素養與實驗題重要,但不要忽略計算與基本概念。
理化科這幾年素養題與實驗題型成為新興趨勢,要求學生能透過冗長讀文字述敘,理解實驗並進行數據判讀。除了對基本公式及計算的理解外,更重視能否應用於推理實驗現象。另外,雖然計算題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會命題一些簡單的數值計算題,只是不再像過往只需運用公式便可解題,而是更著重於檢視數值間的關聯性與比例變化。
理化是『本質科學』,建議考生最後準備階段,可以特別檢視一下自己對於課本中提到的名詞,使否能給予明確的定義與說明特性。
地球科學: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科目,但須留意新舊教材差異。
地球科學則強調與生活的應用連結,而且課綱變度幅度較大,要特別留意哪些是新課綱範圍。由於該科單元不多,但考題佔比以生物科相當,因此成為搶分的重點科目。
地球科學比較偏『應用科學』,題目將朝向強化閱讀理解與圖表判讀等素養方向出題。建議在準備時可以思考一些地球會發生的情境,如地震、颱風、滿月等,並思考其原因與影響。
最後衝刺作法
因應上述新興趨勢,山老師建議即將參加會考的學生可採取下列因應之道:
- 復習時應理清各單元知識架構,掌握重點主題觀念,避免知識零散
- 熟讀歷屆考古題,熟悉題型走向和難易程度變化
- 練習快速閱讀及解題,培養臨場應變與破題能力
- 加強圖表判讀,掌握文字與視覺資訊的相互轉換
- 跨領域整合知識,處理真實情境的綜合問題
這幾年考題勢必更加注重測試學生的素養表現,單一學科的死背筆記已不符應試需求,跨領域知識統整與靈活運用才是新課綱下成功之鑰。預祝各位考試順利。